每周大师金言
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距离,
不是资源、外貌等外在条件,
而是自我认知和增值能力的鸿沟。
自己不了解自己,
又不提升深层次的能力,
任凭外在如何改变,都无济于事。
想从固有的桎梏中觉醒,
必须做到知己、修己、惜己。
在清醒中认识自己。
《易经》说:“以明,何咎?”
只有清醒的认识自己,
才能明智做决定,远离灾难。
有自知之明的人,
能把自己的短处修正与隐藏,
更能将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。
不太了解自己的人,
往往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路,
也爱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外在环境,
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内在。
高估自己的人自大,
低估自己的人自卑,
两者都得不到别人真正的尊重,
也无法很好地过好人生。
唯有能清晰地平视自己的人,
方能在人生路上,稳步前行。
认识自己,是所有觉醒的来源。
在磨砺中修炼自己。
《易经》说:“倾否, 先否, 后喜。”
否卦告诉我们:
先遇厄运,后交好运。
所以身处逆境,更要心存希望,
世界是个大修炼场,
每一次的挫折和不幸,
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。
只有在困难之中,
才能挑战自我,征服世界。
如果你很有品德,
忍辱会把品德修炼得更加芬芳。
如果你很有才能,
砥砺会使才能修炼得更加闪耀。
如果你只是平凡人,
苦难也将使你修炼的更加出色。
不断地修炼自己,
是迈向更高层次觉醒的阶梯。
在淡然中善待自己。
《易经》说:"履道坦坦, 幽人贞吉。"
行道之人心怀坦荡,
长期隐居的人,秉性中正,
不被世俗所惑,所以吉祥如意。
善待自己,就是放下各种执念,
让自己快乐起来,心无挂碍。
人生在世,变化无常,
事来顺应,遵从内心不遗憾;
事去随空,行所当行不悔恨,
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。
人生中有三次觉醒:
知己力:认识自己,
了解局限,让本性觉醒;
尽人事:修炼自己,
提升境界,让心念觉醒;
听天命:善待自己,
顺其自然,让灵魂觉醒。
人生是不断提升、精进的过程,
当你足够认识与时刻修炼自己,
最终懂得善待自己时,
你就会发现:
世间本无苦境,处处皆是喜乐。
观念指引分享
笑对人生
19世纪末,英国伦敦,
诞生了一个不幸的男孩。
出生后一年,父母离婚,他跟了母亲。
母亲在他6岁时精神失常,
而他也被收入孤儿院。
他自小当过药店学徒工、旅馆服务生、
书店的伙计、玻璃厂的零工等,
他的童年饱尝都市里的苦难,
没有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,
后来他发现了对付苦难的有效方法,
他掌握了笑的秘密和诀窍。
于是他就把他的笑拍成电影,
他的每部影片均在世界上拥有3亿观众。
他征服了观众、征服了世界,
他就是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。
启示:
唯物辩证法认为:
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,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。
病痛、挫折等是人生的不幸,
若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它,
并用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它,
它就会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。
每周跟学静修
1. 想自己身心,到后日置之何处;顾本来面目,在古时像个甚人。译:揣摩自己的身心,于百年后,将被后人安放在什么位置上?省察自己的面目,在历史上,和哪一位古代人物相似?
2. 观操存,在利害时,观精力,在饥疲时,观度量,在喜怒时,观镇定,在震惊时。译:看一个人的操守,在其利害得失时;看一个人的精力,在其饥饿疲倦时;看一个人的度量,在其面临喜怒哀乐时;看一个人的沉着,在其有惊吓时。
3. 大事难事看担当,逆境顺境看襟度,临喜临怒看涵养,群行群止看识见。译:面临大事与难事,可看出一个人的责任;处顺境逆境,可看出一个人的胸襟气度;遇喜事怒事,看一个人的涵养;与同辈相处,可看一个人的见识。
古人视修身做人为人生大事,
千层之塔,始于垒土。
人若不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,
将不会有大的建树。
修身养性的过程,
不仅饱含了为人、处世的智慧,
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,
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。静可开悟,静能生慧。
水静极,则形象明,
心静极,则智慧生。
人的精神宜静,而不宜躁。
世界越是浮躁,人心就越要平静。
静能培养人的内心定力。静,是一种积极地等待,
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。
静是动的主宰,
每一次行动之前,
都要经历彻底的沉淀。
心静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,
心静才能听到生命的回音。事缓则圆,人缓则安。
俗话说:“欲速则不达。”
做事情越是急躁冒进,
就越难以达成目的。
徐徐图之,则为大利;
急于求成,则为大害。
人生并非百米赛,而是马拉松,
没人能靠抢跑,就一路领先。
放缓脚步,让身心都慢下来,
稳稳当当朝前走,才能到达顶峰。随心随缘,顺其自然。
人顺地的生长规律,繁衍生息;
地顺天的四时更替,化育万物;
天顺“道”的运行变化,排列时序;
道则顺应自然的规律,生生不息。
人处在天、地、道的制约之下。
顺应天道,才能成就人道;
顺应时势;才能求新求变。
人生是一条起伏不定的曲线,
能屈能伸,方能顺利长远。和气生财,以和为贵。
无论是家业还是事业,
和则未有不兴,
不和则未有不败。
待人接物,不妨多一份和气。
与外界保持“和”的状态,
又有自己的处事原则。
笑脸迎人,柔声细语,
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淡中真味,水火相济。
淡字,一半是水,一半是火;
人生,水火本不相融,
二者融汇贯通在一起,
揭示了淡中真味:刚柔相济。
人生的“淡”,
既需要披荆斩棘地拿得起,
更需要急流勇退地放得下。
世事如棋局,不执着才是高手;
人生似瓦盆,打破了方见真空。
简淡人生,看清世事、看淡得失。修身:使身体与心灵健康;
养性: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。
通过自我反省体察,
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。
从言行开始,从点滴做起,
养成习惯,形成本能。
经常反省自身不足,改正缺点,
才能学有所成、学以致用。
一步步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,
最后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。
峰华祝各位朋友快乐每一天 !
2022.10.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