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大师金言
在人生的道路上,
要学会善待他人,也要善待自己。
善待他人,可以让人生走得更远;
善待自己,可以让生命活得自在。
无论是善待谁,
都是爱心在传递,温暖在流转。
在顺境的时候,想着去善待他人。
己顺,示人以平和;
己达,示人以谦恭;
己喜,示人以沉静。
即使没有那么高的境界,
至少不张狂、不招摇、不炫耀。
善待,也并不难做到,
有时候是一个亲切的姿态,
有时候是一种温和的态度。
心胸宽广,不是装得下几个自己,
而是指可以盛得下多少个他人。
小小一颗心,接纳他人无数,
便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心。
处于逆境的时候,
也要懂得善待自己。
谁都会遇到困难,遭逢坎坷。
生命这条长河,
有些暗礁和险滩,是绕不过去的。
若把困难坎坷当做对生命的考验,
终会能抵达成功的彼岸。
无论发生什么,都要记住:
如果这个世界没人疼惜你,
那么就要自己疼惜自己;
如果没有人能看得起你,
那么就要自己看得起自己。
懂得始终善待自己与他人,
生命就永远没有失败。
要善待自己与他人,
就要学会宽恕。
不在过去的错误中纠缠,
就要学会退一步,
不要在不能得的欲望中挣扎。
能宽恕多少、能退多少,
实际上,就是善待了自己多少。
你若善待一切,就会被一切善待!
观念指引分享
怒时不争
富弼是宋朝宰相,擅长辩论而闻名。
一个穷秀才当街拦住富弼,说:
“听闻你能言善辩,我来请教一二。”
富弼知道来者不善,却又不能不理睬。
秀才问:“如果有人骂你,你会怎样?”
富弼答:“我会装作没有听见。”
秀才鄙夷地看着他:
“枉你熟读四书五经,原来是缩头乌龟!”
富弼却不恼不怒,不理会秀才的辱骂。
秀才深感无趣,拂袖离开了。
富弼的仆人很生气:
“这人如此无礼,您为何不反驳他呢?”
富弼答:“此人明显带着怒气而来。
我若与他争论,必定吵得面红耳赤。
即便吵赢了他,也是口服心不服。
如此徒劳无益,我又何必与他相争呢?”
启示:
凡成大事者,不能一味逞强斗狠,
而是要权衡利弊、把握轻重。
遇见不平之事,不因一时愤怒而失去理智,
带着怒意与人起争执,
既不能改善心情,也不能解决问题。
不争不吵、不计较,便立于不败之地。
每周跟学静修
1. 同心而共济,始终如一。
译:齐心协力共渡难关,从开始到结束都是这样。
2. 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译:懂得道理是有先有后的,技艺各有各的专长。
3. 念高危,则思谦冲而自牧。
译:想到身居高位会有危险,就会想到要谦虚平和,加强自我修养了。
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。
君子,是几千年来的理想人格,
是修养深厚、品格高尚的象征。
那么如何算是君子呢?
孔子和孟子认为,
文质兼备、心存仁礼的人,
可以称之为“君子”。
不仅要心存仁礼,更要付诸实践,
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、敬人。
君子非常重视自我修养,
举止得体,自然大方,
和颜悦色,言辞恰当。
谦逊、诚信、忠诚、懂礼貌,
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高贵。
只有这样才能使人,
对你温和,信任,尊敬。
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
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,
而不能产生傲慢之心,
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,
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。
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,
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。
君子除了自我修养,
还要重视用“戒、畏、思”,
几项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。
随时戒除个人的贪念;
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,
防止肆无忌惮,避免祸端;
认真处理,随时严格要求自己。
其实所谓君子,并非大贤大圣。
只是做人有底线,做事有禁区。
能做到这些,便堪称君子了。
有所为,有所不为,
是一个人的原则。
有所不为,而后有所为,
便是一个人的修行。
一个有修养的君子,
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,
有足够的定力,不随波逐流,
表里如一,言行一致,
传播正能量,引领社会好风气。
峰华祝各位朋友快乐每一天 !
2022.4.9